机器人发展趋势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明'机器人'概念。图为恰佩克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形象。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一台智能机器人。它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后来更催生出本田公司zhu名机器人ASIMO和尼公司的QRIO。
爱普生机器人
爱普生G1迷你SCARA机器人适用于那些需要高的性能和低成本的超高的精度、高速度应用,是硬驱动组装、实验室自动化、电子产品组装、医类设备组装、光子、半导体、通信、太阳能及其他应用的理想选择。
G1迷你SCARA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于,提供4轴或3轴机型。G1迷你SCARA机器人可定制删除尤后一个旋转轴(U轴),适用于那些不需要部件旋转方向的应用。
机器人传感器
作为检测装置的传感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信息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器人各部分的内部状况,如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将所测得的信息作为反馈信号送至控制器,形成闭环控制。一类是外部信息传感器,用于获取有关机器人的作业对象及外界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使机器人的动作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之达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甚至使机器人具有某种“感觉”,向智能化发展,例如视觉、声觉等外部传感器给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有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构成一个大的反馈回路,从而将大大提高机器人的工作精度。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机械手和操作机的基础上,采用伺服机构和自动控制等技术,研制出有通用性的独立的工业用自动操作装置,并将其称为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控制系统
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今年爱普生将一如既往的继续深化其在精密装备和高精度的物料移载上的优势,推出一款臂长达1。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根据作业任务要求的不同,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和力(力矩)控制。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LMR潜伏机器人推荐货源的昆山威普特于2025/1/20 19:43:4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nghua.mf1288.com/kswptjqr-2836253637.html
下一条:压力表机芯定制诚信企业「多图」